近期,据中央气象台预报,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,带来大范围降温天气。当前正值重庆市水稻育秧播种的关键时期。为积极应对低温寒潮影响,确保水稻育秧工作顺利开展,特提出以下技术意见:
一是适期播种,技术避寒。尚未播种的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采用“冷尾暖头”播种法,关注5天天气预测,抓住寒潮结束后的回暖时段播种,防止温度过低造成烂种烂芽。规模种植户推荐应用叠盘暗化出苗技术,提高出苗整齐度。
二是落实防寒措施。小拱棚育秧的,在寒潮来临前,可采用塑料薄膜、无纺布等覆盖物直接覆盖在水稻秧床上,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,同时,要注意在天气转晴后及时揭去覆盖物,以保证秧苗有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。采用集中育秧的育秧大棚,棚内温度低于12℃时及时启用增温设施。
三是以水调温。在低温寒潮期间,可通过灌水护苗的方式调节秧田温度。寒潮来临前1—2天,灌3~5厘米的浅水层,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性,减缓气温下降速度,减轻冻害对秧苗的影响。天气转晴后需及时排水,以防秧苗根系因长时间浸泡而缺氧。
四是科学施肥增强水稻秧苗抗逆能力。寒潮来临前,适量增施磷肥、钾肥并配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,以提高秧苗的抗寒性。例如,可采用98%磷酸二氢钾(100g/亩)+0.136%赤·吲乙·芸苔素(10mL/亩)叶面喷施的方式,提高细胞渗透压,减轻低温伤害。
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。低温寒潮天气过后,水稻秧苗抵抗力减弱,易引发病虫害,需加强水稻立枯病、绵腐病、稻蓟马等主要病虫害监测,及时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。立枯病可选用噁霉灵、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防治;针对稻蓟马等虫害,可选用吡虫啉、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。
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重庆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
2025年3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