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苹果种植中,肥料是保障产量的关键,但如今不少果农为追求高收益,盲目过量施用化肥,长期下来问题愈发凸显:土壤酸化板结、透气性变差,根系生长受阻,钙、镁等元素吸收受影响,不仅苹果品质下降,种植利润也跟着变薄,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其实,减少化肥用量并非难事,还能在保证产量、品质不降低的前提下,实现提质增效。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经过5年试验,总结出一套苹果化肥减量实用技术,果农朋友们不妨试试这些方法。
一、多施有机肥,给土壤“补营养”
有机肥里不仅有苹果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,还富含有机质,能持续为果树供肥,还能滋养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,让土壤更有“活力”。不过要注意,有机肥养分含量相对低,想替代化肥就得足量用。比如1000公斤干羊粪,能替代10-20公斤尿素、8-15公斤磷酸二氢钾。而且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苹果,含糖量更高、表面光滑、着色鲜艳,卖价也更可观。
现在不少果农面临有机肥来源少、施肥费工的问题,后续可以多开拓肥源,慢慢增加有机肥用量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缓解土壤酸化,为苹果生长打下好基础。
二、提高肥料利用率,让化肥“不浪费”
化肥施到地里,并不是都能被果树吸收,氮肥利用率大概45%-50%,磷钾肥只有20%-30%。想减少化肥用量,提高利用率是关键。
加施生物菌肥:生物菌肥能固氮、解磷、解钾,还能分解土壤里的有机质,让化肥里的养分更好地被果树吸收,平时可以多给果园用些。
巧用水肥:没灌溉条件的果园,最好雨后趁墒施肥,让肥料充分溶解;有条件的果园,建议搞肥水一体化,施肥后及时浇水,让养分跟着水分一起被根系吸收。
按需求施肥:苹果树不同生长阶段,对养分的需求不一样。春季萌芽、开花、长枝,需要更多氮肥;夏季枝梢停长、花芽分化,缺不了磷;秋季果实膨大,钾的需求量大。而且养分之间可能“互帮互助”,也可能“相互制约”,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比例(一般1.0∶0.7∶1.0~1.2),避免某一种肥施太多,影响其他养分吸收。
分散施肥:肥料多的话,全园撒施最好;肥料少就集中开沟施,尽量别用穴施,让肥料和根系多接触,吸收更充分。
三、养壮根系,增强果树“吸收力”
根系是果树吸收养分的“主力军”,根系壮、毛细根多,化肥用得少也能满足生长需求。每年秋季施基肥时,在树梢外缘开宽50-80厘米、深60厘米的沟,把表土和碎秸秆填回去,在离地面20-30厘米的地方施肥,这样能疏松土壤、提高透气性,促进新根生长,让根系更发达。
四、用缓释肥料,养分“慢慢放”
缓释肥料在造粒时加了特殊助剂,能形成包膜或网状结构,让养分缓慢释放,不仅利用率高,还能长时间给果树供肥,就算少用点化肥,也不影响产量,甚至可能增产。果园里可以多尝试用缓释肥,减少常规化肥的用量。
五、起垄栽培,改善根际环境
把果园行间的表层肥土往根部堆,做成宽1-1.5米、中间高15-20厘米、边上高5厘米的弓形垄,这样能增厚根部活土层,提高土壤透气性,还能预防根腐病,让根系长得更旺,减少化肥淋溶流失,自然就能少施化肥。
六、生草覆草,让土壤“更肥沃”
如果果园年降雨量超过600毫米,或者有灌溉条件,可以种些草,生长季把草割了盖在树盘里,或者打碎埋进土里;降雨量低于600毫米、没灌溉条件的果园,就多覆草。这些草腐烂后会变成有机质,增加土壤养分,帮果树“省”下不少化肥。
七、调理土壤,打破酸化“恶性循环”
苹果树喜欢中性到微酸性的土壤,但长期施化肥容易让土壤酸化,酸化的土壤会“锁住”养分,化肥利用率低,只能越施越多。如果果园土壤pH值太低,就用富含钙、镁、硅的调理剂,提高土壤pH值,让养分能被果树吸收,减少化肥浪费。
八、调节树体,减少养分“空消耗”
果树长得太旺或结果太多,都会消耗大量养分,化肥用量也得跟着增加。平时要注意培养“中庸健壮”的树势,休眠期仔细修剪,控制枝条数量;生长季及时疏花疏果,把徒长枝、过密枝剪掉,避免养分白白浪费,这样也能减少化肥的用量。
这套化肥减量技术已经过实践验证,只要用对方法,既能减少化肥投入,又能保证苹果的产量和品质,帮果农实现增收,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(来源:《果树资源学报》2025年第6期作者:李静江)